企业怎么获客

时间:2025-06-27 16:43:57

企业怎么获客?4 大创新策略 + 3 个落地方法,打破流量困局

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、获客成本持续攀升的当下,企业传统的 “广告轰炸”“地推扫街” 等获客方式,早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。如今,企业获客的核心已从 “广撒网” 转向 “精准触达 + 价值吸引”,需要通过创新策略打通 “流量 - 转化 - 留存” 全链路。本文将拆解企业获客的 4 大核心策略与 3 个落地方法,帮助不同规模、不同行业的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获客路径,尤其适合急需降低获客成本、提升客户质量的中小企业。

一、企业获客的 4 大创新策略:从 “被动等待” 到 “主动吸引”

传统获客方式的痛点在于 “被动等待客户上门”,而创新策略的核心是 “让有需求的客户主动找到你”,通过精准定位、价值输出和场景渗透,提升获客效率与质量。

1. 精准定位:用 “客户分层法” 锁定高价值客群

很多企业获客效果差,根源在于 “不清楚自己的核心客户是谁”,导致资源浪费在低价值客群上。企业需通过 “客户分层法”,按 “客户价值(消费能力 + 复购意愿)” 和 “需求匹配度(与产品 / 服务的契合度)”,锁定高价值客群,集中资源重点突破。

  • 分层逻辑:以 B 端企业客户为例,可分为 “核心客群(行业头部企业,消费能力强、复购意愿高,且与产品高度匹配)”“潜力客群(快速成长型企业,需求匹配度高,未来有升级消费的可能)”“边缘客群(需求匹配度低,或消费能力有限,仅能产生短期小额消费)”;

  • 实操案例:某做企业 SaaS 软件的公司,通过客户分层,发现 “50-200 人规模的电商企业” 是核心客群 —— 这类企业有明确的数字化管理需求,且消费能力适中,复购率达 40% 以上。于是该公司调整资源,将 80% 的营销预算投入到 “电商行业垂直渠道”,如电商行业展会、电商企业社群,获客成本降低 35%,成交率提升 28%。

  • 关键动作:针对核心客群,制作 “定制化解决方案”,比如为电商企业设计 “大促期间的订单管理模块”,突出产品与核心客群需求的契合点,提升吸引力。

2. 内容获客:打造 “行业解决方案型内容”,成为客户的 “问题解决者”

内容获客不是 “发广告”,而是通过输出 “能解决客户痛点的行业解决方案”,让客户在获取价值的过程中,主动认可企业的专业度,进而产生合作意愿。这种方式不仅获客成本低,且客户信任度高。

  • 内容类型:根据客户决策阶段,设计不同类型的内容:

    • 需求唤醒阶段:输出 “行业痛点分析” 内容,如做财税服务的企业,可发布《2024 年中小企业财税风险报告》,指出 “企业常见的 3 大财税漏洞及后果”;

    • 方案对比阶段:输出 “产品 / 服务对比” 内容,如做 CRM 系统的企业,可发布《3 类 CRM 系统对比:哪种更适合中小电商企业?》,客观分析不同产品的优劣,同时突出自身优势;

    • 决策转化阶段:输出 “客户案例” 内容,如做短视频营销服务的企业,可发布《某服装品牌通过短视频营销,3 个月销量增长 200% 的实操方案》,用真实数据证明效果;

  • 传播渠道:将内容分发到客户聚集的渠道,如 B 端企业可重点布局行业论坛(如艾瑞网、36 氪)、企业服务平台(如企查查、天眼查的资讯板块);C 端企业可布局小红书、抖音、微信公众号,同时优化内容标题的 “关键词”(如 “北京企业财税服务”“深圳电商 CRM 系统”),提升百度搜索曝光。

3. 场景获客:在客户 “需求场景” 中植入产品 / 服务,实现 “无感转化”

客户的需求往往在特定场景中产生,企业需找到这些场景,通过 “场景植入” 的方式,让客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自然接触并认可企业的产品 / 服务,避免生硬推销。

  • B 端场景案例:某做企业办公设备租赁的公司,发现 “新企业注册后,有大量办公设备采购需求”,于是与工商注册代理机构合作,在代理机构为新企业办理注册时,同步推荐 “办公设备租赁方案”——“新企业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采购设备,每月仅需几百元即可租用全套办公设备,还能免费维修保养”,精准匹配新企业 “资金紧张、需要降低成本” 的场景需求,获客转化率达 30%;

  • C 端场景案例:某做母婴用品的企业,针对 “新手妈妈产后恢复” 的场景,与月子中心合作,在月子中心为妈妈们提供 “产后护理知识讲座”,同时免费赠送 “婴儿护理小样套装”,套装中附带企业产品的优惠券,引导妈妈们后续购买,这种场景化获客方式,客户复购率比传统广告获客高 50%。

  • 场景挖掘方法:通过 “客户访谈” 和 “数据分析”,梳理客户从 “产生需求” 到 “解决需求” 的全流程,找出其中的关键场景,如 “客户遇到什么问题时,会需要我们的产品 / 服务?”“客户在哪个环节,最容易接受我们的推荐?”

4. 生态合作:构建 “异业合作生态”,实现 “客源互换、资源共享”

单一企业的获客渠道有限,而通过 “异业合作”,与 “客户重叠但无竞争关系” 的企业构建合作生态,可实现客源互换、资源共享,快速扩大获客范围,且成本低、风险小。

  • 合作逻辑:选择合作企业时,需满足 “客户群体高度重叠”“产品 / 服务互补” 两个条件。比如:

    • 做企业法律咨询的公司,可与做财税服务的公司合作 —— 两者的客户都是中小企业,且 “法律咨询” 和 “财税服务” 是企业的刚需,可互相推荐客户,如财税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时,若客户有法律需求,可推荐合作的律所;

    • 做少儿英语培训的机构,可与儿童绘本馆合作 —— 两者的客户都是 3-12 岁孩子的家长,可联合推出 “英语课程 + 绘本借阅” 的套餐,互相引流;

  • 合作模式

    • 客源推荐:双方约定推荐客户的奖励机制,如成功推荐 1 个客户,给予对方一定比例的佣金,或免费提供一定时长的服务;

    • 联合活动:共同举办线上或线下活动,如做家居装修的企业与做家电销售的企业,联合举办 “装修 + 家电一站式采购节”,吸引有装修需求的客户,实现客源共享;

    • 资源置换:用自身的资源(如场地、流量、内容)与合作企业交换,如某企业有自己的线上社群,可与有线下门店的企业合作,用社群流量为门店引流,换取门店的场地使用权,举办线下活动。

二、企业获客的 3 个落地方法:从 “策略” 到 “执行”,确保获客效果

有了创新策略,还需通过科学的落地方法,确保执行到位,避免 “策略落空”。以下 3 个方法,可帮助企业将获客策略转化为实际成果。

1. 搭建 “获客效果监测体系”:用数据优化获客动作

很多企业获客效果差,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核心是 “缺乏数据监测”。企业需搭建 “获客效果监测体系”,跟踪每个获客渠道、每个获客动作的数据,通过数据分析,找出低效环节,及时优化。

  • 监测指标

    • 获客成本(CAC):计算公式为 “某渠道投入的营销费用 ÷ 该渠道带来的新客户数”,用于判断渠道是否划算,如某渠道获客成本为 500 元 / 个,而客户平均 lifetime value(LTV,客户生命周期总价值)为 2000 元,则该渠道值得投入;

    • 渠道转化率:包括 “线索转化率(渠道带来的线索中,最终成交的比例)”“咨询转化率(咨询客户中,最终成交的比例)”,用于判断渠道质量和沟通环节的问题,如某渠道线索转化率低,可能是 “渠道定位不准,带来的线索与产品不匹配”;

    • 客户质量指标:如 “新客户首单金额”“新客户 3 个月复购率”,用于判断获客质量,避免只追求 “数量” 而忽略 “质量”;

  • 工具推荐:B 端企业可使用 “企业微信 + CRM 系统(如 Salesforce、钉钉 CRM)”,跟踪客户从 “线索获取” 到 “成交” 的全流程数据;C 端企业可使用 “百度统计 + 微信公众号后台 + 电商平台数据工具(如淘宝生意参谋)”,监测不同渠道的流量、转化数据。

  • 优化动作:每周对监测数据进行复盘,若某渠道获客成本过高、转化率低,可减少投入或调整内容;若某类内容的转化率高(如案例类内容),可加大这类内容的产出。

2. 打造 “获客团队协作机制”:避免 “各部门脱节”

企业获客不是 “营销部门一个人的事”,需要营销、销售、产品等部门协同配合,若各部门脱节,会导致 “营销部门带来的线索,销售部门跟进不及时;销售部门反馈的客户需求,产品部门不了解”,影响获客效果。

  • 协作流程

    • 营销部门:负责获取线索,将线索按 “意向度” 分类(如高意向、中意向、低意向),并标注 “客户需求、来源渠道” 等信息,同步给销售部门;

    • 销售部门:24 小时内跟进线索,及时反馈 “线索质量(是否匹配需求)”“跟进进展(是否成交、未成交原因)” 给营销部门,帮助营销部门优化获客渠道;

    • 产品部门:定期收集销售部门反馈的 “客户需求痛点”,优化产品 / 服务,同时为营销部门提供 “产品卖点、客户案例” 等内容素材;

  • 协作工具:使用 “飞书”“钉钉” 等协同办公软件,搭建 “获客协作群”,实时同步线索信息、跟进进展和客户反馈;使用 CRM 系统,实现线索、客户数据的共享,避免信息断层。

3. 设计 “客户留存转化体系”:让 “新客户” 变成 “长期客户”

企业获客的最终目标不是 “获取一次性客户”,而是 “将新客户转化为长期复购的老客户”,并通过老客户裂变,带来更多新客户。因此,在获客的同时,需设计 “客户留存转化体系”,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。

  • 新客户留存:在客户首次合作后,通过 “精细化服务” 提升满意度,如 B 端企业可提供 “1 对 1 的产品使用培训”,C 端企业可提供 “免费的售后咨询服务”;同时,设置 “新客户专属福利”,如 “首次合作后,3 个月内复购可享 8 折优惠”,鼓励客户再次消费;

  • 老客户裂变:设计 “老客户裂变激励机制”,让老客户主动推荐新客户。比如:

    • B 端企业:“老客户推荐新客户成功合作,老客户可享 1 个月免费服务,新客户可享首单 9 折优惠”;

    • C 端企业:“老客户推荐 1 个新客户购买,双方各得 50 元优惠券,推荐 3 个新客户,可免费获得价值 200 元的产品”;

  • 客户分层运营:根据客户的 “消费金额、复购频率”,对老客户进行分层,针对不同层级的客户,提供不同的服务和激励。如 “高价值老客户” 可享受 “专属客户经理服务”“优先体验新产品” 等特权,提升其忠诚度;“普通老客户” 可通过 “积分兑换”“拼团优惠” 等活动,鼓励其复购和裂变。

企业获客的核心:“以客户为中心,用价值驱动”

如今,企业获客早已不是 “靠营销技巧” 的短期行为,而是 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通过持续输出价值,建立长期信任” 的长期工程。无论是精准定位、内容获客,还是场景渗透、生态合作,核心都是 “理解客户的痛点,为客户解决问题”—— 当企业能成为客户的 “问题解决者”,客户自然会主动选择你,甚至为你推荐新客户。

记住:获客的本质是 “价值交换”,企业为客户提供 “解决问题的价值”,客户为企业提供 “合作的价值”。只有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一点,企业才能打破流量困局,实现可持续的获客增长。


? 在线客服